不久前,马云在全球大数据时代峰会上表示:“如果不参与整个大数据建设、大数据技术与云计算,不把企业变成一个互联网的制造业,一定会面临关门倒闭。”按照马化腾对“互联网+”的理解:“把互联网看成工具,让生活和生产更便捷。好比工业革命的蒸汽机,让生活更容易。”可以肯定地说,席卷全球的互联网技术已经掀起了当今世界又一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并将对产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颠覆性影响。
技术变革是推动产业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如何站上互联网这个“风口”并顺势“飞起来”,是令很多转型中的中国制造企业管理层殚精竭虑的问题。
近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开发布。根据这份《指导意见》,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该文件同时明确了推进“互联网+”,促进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公共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等若干能形成新产业模式的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任务。
作为传统制造业,缝制设备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早在“互联网+”概念提出之前就已经付诸实践,其中涉及互联网+装备制造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服务等方面。随着“互联网+”从概念上升到顶层设计并落实到国家行动,缝制机械行业制造、商贸领域都将更加积极、深入地推进。道路是曲折的,然而前景充满希望。缝制设备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遭遇到怎样棘手的问题、正在经历什么样的困境、可能的突破口又在哪里,本期专题将向读者一一介绍。
1、专访:互联网+缝制设备,行业协会与骨干企业怎么看?
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互联网+”概念自提出以来,受到各行各业的热议与追捧,传统的制造行业当然也不例外,这对制造业来讲是一次发展的机遇与全新的挑战。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理事长何烨认为,对缝制机械行业来讲,“互联网+”的应用即以互联网手段和互联网模式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就目前来看,它将会是本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将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缝制机械生产相结合,可有效促进行业新的产品、技术、服务乃至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应用及升级。
在互联网技术日趋完善,互联网知识逐渐普及,互联网应用基本成熟的今天,互联网于缝制机械行业也早已不再陌生,但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概念和技术对行业来讲还处于应用融合的起步阶段。何理事长认为,本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制造行业,应该运用新兴的互联网,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展和提升。至于如何运用,何理事长谈了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新事物一定要有积极的观念更新,与时俱进,从自身实际出发,对“互联网+”进行全面的融合;二是积极开展基于“互联网+”产品及经营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在技术本质上是传统产业的网络化、数据化,要完成“互联网+缝制机械”产品及经营模式的创新,行业首先要实现行业各种基本数据如产品设计数据、生产数据、市场、客户需求数据的采集和互联。三是积极推进“互联网+缝制机械”产品创新和服务应用,积极完善并不断演绎“互联网+缝制机械”概念和内涵。
据何理事长介绍,中缝协去年曾承担了工信部专项课题《物联网技术在新型缝制设备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研究》的研究任务。根据该项研究,行业在产品领域目前已有七类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产品,数十家企业正围绕上述产品进行着了相关的研发创新,比较典型的有欧泰克、威士、圣瑞思、衣拿等公司的基于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智能吊挂输送系统及智能仓储系统、上海和鹰的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服装柔性生产系统等。事实上,上述产品的出现均早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这也表明无论是横向或纵向比较,缝制机械行业在信息化的应用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方面已处于较高水平。
当记者在最后希望何理事长畅想一下缝制机械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后的未来会如何时,何理事长用了一句话总结:想象空间很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缝机产品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行业电控领军企业鲍麦克斯:
鲍麦克斯:互联网+无疑会是下一个风口,更是未来发展趋势。有观点认为,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互联网+”模式的切入点在于营销环节,用互联网技术来发现需求、降低沟通成本、减少产品生产环节,用互联网技术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作为行业骨干企业,我们认为,拥抱“互联网+”将会为行业带来新变革。“互联网+”简单点说就是需要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市场背景下,缝制设备企业也纷纷触网,开始拥抱“互联网+”。不过,作为缝制设备电控研发生产企业,鲍麦克斯所面对的客户并非以终端客户为主,而部分整机企业,尤其是家用机生产企业,由于其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因此在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宣传方面更有优势。不过,我公司目前也正在积极探索拓展互联网销售的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缝制设备将会牵涉到整个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全供应链体系。为此,企业要进行“互联网+”布局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我公司通过调整售后服务体系,拟打造全球化、社区化的售后服务体系。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采用人机视频互动等方式解决全球客户产品维修等问题。
缝制设备企业与互联网结合重点应当在供应链及销售网络方面。在供应链方面,企业应当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对物料、物流方面进行严格监控。在销售网络建设方面,企业应当结合新型网络营销体系构建全新的销售网络。
以我公司为例,公司拟建设的缝制设备智能云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和工业4.0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而设计。这一平台在探索运行成功后,可以推广到整个机械自动化领域。该平台涵盖了信息云数据服务与售后服务。信息云数据服务提供包括服装CAD/CAM、缝制模式、缝制花样和机械设备生产工艺设置在内的咨询和设计服务;售后服务则是利用手机或智能终端的影音功能实现在线视频维修和指导服务,在线报修订单提交、进展情况查询和服务评价反馈,利用智能工业缝纫机数控系统的网络化功能,实现工业缝纫设备数控系统的在线软件升级、故障参数的上传、系统配套设置参数的上传下载。
同时,公司拟建立B2C商务平台,将部分面向终端用户的电控产品在网络上直销;对于缝制设备的采购需求和更新需求,公司根据订单情况,直接与有战略合作的缝纫机企业联络,将安装鲍麦克斯数控系统的缝纫机直接销售给用户;对于电控设备的更新,则可以通过公司的直销平台直接采购。
另外,公司拟建立综合检测服务平台。现在市售的工业缝纫机伺服电机及数字控制系统的测试通过的是通用伺服测试,而工业缝纫机交流伺服数字控制系统则需要通过专业性更强的测试。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了保证数字伺服控制系统产品开发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建立了一整套检测和评价体系,开发出多套多款式高性能的伺服数字控制系统自动化功能、老化测试系统和伺服数字控制器及电机测功平台,在工业缝纫机交流伺服控制器测试平台开发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2、互联网+制造业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生产周期全过程。借助互联网平台,制造企业、市场与用户的互动程度和范围极大扩展,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正重塑产业组织与制造模式,重构企业与用户的关系。“互联网+制造业”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新方式,驱动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变革,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给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带来新机遇。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变革
目前,制造业领域广泛应用互联网,通过大规模协作生产,引发资源配置方式变化,释放企业内外大量资源的创新潜力,使得传统的、集中式经营活动逐渐被分散经营方式取代,“社会化生产”将呈爆发式发展。
客户成为中心。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发展的推动下,消费者由被动消费过渡到主导消费,从而导致企业价值链主导权从生产商、流通商转到消费者手中,并广泛、实时地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的全过程。
人才利用社会化。普通大众的微小创意也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不断催生出大量的智能互联产品,甚至影响产业发展方向,任何人都可以依托互联网、依靠大众力量,以众包、众筹、众智等众创形式实现“小人物”创意的价值主张。
互联网成为金融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功能是融通资金,商业银行及股票和债券市场是传统的主要配置渠道,但存在交易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而互联网的应用可以整合企业经营的数据信息,使金融机构低成本、快速地了解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有效降低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迅速识别风险,提升贷款效率。
制造资源云化。制造资源云化,就是融合现有的网络化制造、ASP平台、物联网和制造网格等概念和技术,将各类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虚拟化、服务化构成云制造资源池,进行统一的、集中的智能化经营和管理,通过网络和云制造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标准规范、可共享、可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安全可靠、优质廉价的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
随着“互联网+制造业”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正在改变制造业的创新模式、生产模式、销售模式、赢利模式和组织体系。
在协同创新快速发展方面,互联网能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形成跨领域、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智能制造方面,工业互联网利用遍布其产品的传感器和网络联接机器,利用软件分析技术提高机器的智能性和设备的性能,根据工厂动态生产情况实现不同工序流程环节的组织优化,提高产出,降低能耗。
在实现个性化定制方面,互联网降低了制造企业与用户交互的成本,制造企业可以快速响应用户具体需求,规模效应不再是工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工业生产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控制转变。
在网络营销方面,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增强了市场的公开性与透明性,为制造企业的营销服务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组织体系方面,制造企业战略重点是强化核心竞争能力,而将非核心业务放弃,转而利用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众包研发、协同创新、个人制造等基于网络的分布式、柔性生产方式成为变革的主要方向,只有运营总部而没有生产车间的网络企业或虚拟企业开始出现。
通过制造业与先进计算、分析工具、低成本传感和更高联网水平的融合,创新与变革正在展开,产品和装备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绿色制造、制造业服务化趋势日渐明显,赢利能力得到提升,传统制造业正逐步改造为现代制造业。
依靠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制造业产品发生了三个转变:从机械产品向智能产品转变、从智能产品向智能互联产品转变、从提供产品向提供基于产品的服务转变。这三个转变使信息可以在产品、运行系统、制造商和用户之间联通,也使得产品的智能与互联成为可能。
制造业对环境的影响往往是超越空间的,资源、能源的压力,使制造企业必须考虑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极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即实现绿色制造。
制造业企业正在转变为某种意义上的服务企业,产出服务化成为当今世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企业的收入来源也从销售产品转向“销售产品+提供服务”,获取持续收入。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日渐深化,技术转移日益迅速,互联网带来的益处将惠及全球。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入融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给我国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